第(2/3)页 张立国不是本地人,他舍家弃业,不远万里,千里迢迢,来到这里,只为了完成战友的遗愿。(看一眼他闺女,帮忙照拂一下。) 苏宇是从内心深处佩服他的,换做是他,他是做不到的。 他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到这里的,苏宇不知道,要知道,这是七零年代,不是后世,只要不出国,全国你想去哪里去哪里。 这个时代,你去哪里,需要开介绍信的,不是任由你胡来的。 可以说他能办到,首先就是个奇迹。 张立国一直没成婚,苏宇也没有催促他,甚至是毫不关心,真不是他不尽人意,不讲朋友情面。 而是当下法律规定,无论是知青,还是什么,再哪里成婚,你就是哪里人了,原籍你很难回去了。 但如果没成婚,你是有可能回到原籍的,很多知青就是如此,受不住结婚了,一辈子没能回到老家,家里父母去世,有的都回不去。 实乃人生一大遗憾,他摸不清张立国的心思,也就没有给张立国张罗婚事。 毕竟你看似好心好意,万一打乱人家的计划呢? 他不可能因为说张立国是我一大助力,为了留下他,我要给他说一门亲事,让他绑死在我们这里。 苏宇还干不出这种事,但张立国不知不觉都三十三岁了,虎子都快当爹了,苏宇终于意识到,这家伙,难不成要照顾到小云出嫁? 那起码需要六年时间,到时候他都快四十岁了,谁愿意嫁给他? 即便有,估计也是带娃的,那替人家养孩子,不就成多尔衮了? 要是女娃还好,要是男娃,那不就是妥妥的大冤种吗?而且按照此时的结婚年龄,别说女娃了,男娃了,估计儿女齐全了,否则也到不了四十岁。 所以结婚这事,宜早不宜迟。 “张哥,你可是要等到小云出嫁才盘算自己的个人问题?” 几人是多年的朋友了,又是他老板,既然苏宇问起来了,他又不好不说,让他撒谎,他又不好欺骗朋友。 一时之间,有些为难,吞吞吐吐,不知如何回答。 “张哥可是担心,结婚了以后回不去了?见不到父母,死也闭不上眼?” 嘿,这句话算是说到张立国心坎上了,他家兄弟好几个,倒是不用担心无人尽孝。 加上这些年,他一直给家里汇钱,也接到过家里的来信,他觉得再等等,再等等就可以回去了。 第(2/3)页